拍打着大腿,像雀儿欢跳一样。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在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兴奋时。拊:拍击;髀:大腿。拍打着大腿,像雀儿欢跳一样。形
详细解释
无所知而往,有所得而归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德充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无所知而往,有所得而归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德充符》:“鲁有兀者
详细解释
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。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。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列御寇》:饱食而敖游,汎若不系之舟,虚而敖游者也。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。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。也比喻无拘
详细解释
指修养身心,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养生主》。唐・成玄英疏:“遂悟养生之道也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保养身体。指修养身心,以期保健延年
详细解释
《庄子》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,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则阳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非正义战争。蛮:蛮氏;触:触氏。《庄子》中的
详细解释
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寓言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
详细解释
用手摸袋子,撬开小箱子。指偷盗。出自语出《庄子・胠箧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用手摸袋子,撬开小箱子。指偷盗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庄子・胠箧》:“将
详细解释
甜水井的水先枯竭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山木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开导人。甜水井的水先枯竭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。 复制出处:战
详细解释
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。后形容怀才不遇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逍遥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怀才不遇。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。后形容怀才不遇。 复制出处:战
详细解释
比喻向高明者折服,而自叹不如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自叹不如。比喻向高明者折服,而自叹不如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:“至于北
详细解释
颈项枯瘦,面色苍黄。形容不健康的容貌。出自庄周《庄子・列御寇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不健康的容貌。杭:枯干;项:颈项;馘:脸。颈项枯瘦,面色苍黄。形容不健
详细解释
比喻累赘无用之物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大宗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比喻累赘无用之物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大宗师》:“彼以生为附赘县疣,以死为
详细解释
赤诚的忠心,宝贵的鲜血。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外物》。元・郑元祐《张御史死节歌》:“孤忠既足明丹心,三年犹须化碧血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
详细解释
派蚊子去背山。比喻力不胜任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应帝王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力不胜任。使:派,令;负:背。派蚊子去背山。比喻力不胜任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
详细解释
形容走得极快。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,无人企及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田子方》。成玄英疏:“奔逸绝尘,急走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跑得很快。奔逸:疾驰;绝尘:脚
详细解释
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,在游楚返晋过汉阴,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,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,老人不愿意。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地》。一般作
详细解释
制止种种坏事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盗跖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制止种种坏事。止、禁:罅;暴、非:指种种坏事。制止种种坏事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盗跖》
详细解释
插锥子的地方。形容极小的地方。亦作“立锥之地”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盗跖》。一般作宾语,多用于否定句。置:放。锥:锥子。插锥子的地方。形容极小的地方。亦作“立
详细解释
比喻同处困境,互相救助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大宗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比喻同处困境,互相救助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大宗师》:“相呴
详细解释
见“捉衿见肘”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非常贫困。见“捉衿见肘”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:“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
详细解释
废井里的青蛙。比喻见识不多的人。出自庄周《庄子・秋水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见识短浅的人。废井里的青蛙。比喻见识不多的人。 复制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秋水》:“子独不闻
详细解释
鹪鹩做窝,只占用一根树枝。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欲望有限,极为满足。鹪鹩做窝,只占用一根树枝。
详细解释
从管子里看天。喻眼光狭窄,见识短浅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。成玄英疏:“譬犹以管窥天,讵知天之阔狭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从管子里看天。喻眼
详细解释
庄周在梦中变成蝴蝶。比喻人生或事物变幻无常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齐物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感叹人生。化:变;庄周:战国时思想家。庄周在梦中变成蝴
详细解释
比喻欲望有限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逍遥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比喻句。比喻欲望有限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
详细解释
干枯的树木;冷却的灰烬。比喻心灰意冷;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、冷漠无情。出自庄周《庄子・齐物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状语,用于比喻句。干枯的树木;冷却的灰烬。
详细解释
装作有智慧,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。出自庄周《庄子・山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装作有智能,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。装作有智慧,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。 复制出处:庄周《庄子
详细解释
充满了谷,充满了坑。形容多得很,到处都是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运》。一般作状语,形容数量极多。充满了谷,充满了坑。形容多得很,到处都是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
详细解释
比喻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则阳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。蜗:蜗牛;蜗角:比喻极微小的境地。比喻为极小的事而引起
详细解释
没有依靠和归宿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人世间》。晋・郭象注:“无所依归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处境。没有依靠和归宿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人
详细解释
榆枋,榆树与枋树。比喻狭小的天地。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榆枋,榆树与枋树。比喻狭小的天地。后用以比喻浅
详细解释
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。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。出自庄周《庄子・养生主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。踌躇:从容自得的样子;
详细解释
形容学问浅、见闻寡陋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达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款启:见识狭小。形容学问浅、见闻寡陋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
详细解释
盗窃箱笼等财物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胠箧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盗窃箱笼等财物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胠箧》:“然而巨盗至,则负匮揭
详细解释
黄鼠狼等来往的小路。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徐无鬼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鼪:黄鼠狼;鼬:指黄鼬之类的动物;径:小路。黄鼠狼等来往
详细解释
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。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越:跨过;俎:古代祭祀时摆
详细解释
指对时事忧虑不安。出自庄周《庄子・骈拇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。蒿目:极目远望;时艰:艰难的局势。指对时事忧虑不安。 复制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骈拇》:“
详细解释
形容意志消沉,形体枯槁。出自庄周《庄子・齐物论》。一般作定语,指意志消沉,形体枯槁。形容意志消沉,形体枯槁。 复制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
详细解释
比喻违失事物本性,欲益反损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骈拇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。比喻违失事物本性,欲益反损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骈拇》
详细解释
永久不变的规律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道》:上必无为而用天下,下必有为为天下用。此不易之道也。易:变。永久不变的规律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道》:上必无为而用天下,下必有为为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