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
详细解释
甜蜜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交往。甘:甜;币:礼物,金钱。甜蜜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详细解释
积聚珍奇的宝物,等待适当的价钱。比喻怀藏奇才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有才待施展。蕴:积聚,藏蓄。积聚珍奇的宝物,
详细解释
白头到老也不变。形容人一生忠诚、坚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点传》:“新除侍中何点,栖迟衡泌,白首不渝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信念等。渝:改变。白头到老也
详细解释
微薄的衣服,粗劣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十分俭朴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生活俭朴。菲:微薄。微薄的衣服,粗劣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十分俭朴。
详细解释
形容极为辛苦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贺琛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辛劳。胼胝: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。形容极为辛苦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贺琛传》:“不惮胼胝
详细解释
形容速度极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速度极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:“入班九棘,出专千里,据
详细解释
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。“日角龙颜”为帝王的贵相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算命。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。“日角龙
详细解释
)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迟疑畏缩;不敢向前(趑趄:想往前走又不敢的样子。)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:“距
详细解释
如云似海的愁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豫章王综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愁思。如云似海的愁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豫章王综传》:“窥明镜,罢容色,云悲海
详细解释
有千军万马。形容人很多;势力强大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陈庆之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有千军万马。形容人很多;势力强大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
详细解释
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
详细解释
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:“之遴尝闻
详细解释
自夜到晨,从晨到夜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贊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日夜不停。申:至;夕:夜。自夜到晨,从晨到夜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贊传》:“不
详细解释
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。一般作定语,指官位低。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:“久为尺板斗食之吏
详细解释
强干弱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缵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政策等。强干弱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缵传》:“所以居宗振末,强本弱枝,闻古今之通
详细解释
喻文章道德之盛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徐勉传》。唐杨炯《从弟去溢墓志铭》:“至如白雪回光,清风度曲,崔亭伯真龙之气,扬子云吐凤之才,莫不玉振金声,笔有余力。”
详细解释
指齐心协力。同“戮力同心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形容团结一致。戮力:并力,合力。指齐心协力。同“戮力同心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详细解释
指布套和器物都快装不下了。形容著述或书籍很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徐勉传》:文章之美,得之天然,好学不倦,居无尘杂,多所著述,盈帙满笥,淡然得失之际,不见喜愠之容。帙:装书画的布套;
详细解释
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孔体源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刚正。惮:畏惧;强御:有权势的人。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详细解释
犹言砥节砺行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犹言砥节砺行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:“建国君民,立教为首,砥身砺
详细解释
行并车,止同席。形容亲密友爱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昭明太子统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交往等。行并车,止同席。形容亲密友爱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昭明
详细解释
沥胆披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人忠心。沥胆披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“世受先朝之德,身当将帅之任,而不
详细解释
见“分形同气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陵王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等。见“分形同气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陵王纪传》:“友于
详细解释
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袁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袁昂传》:“岂若翻然改
详细解释
改变风俗习气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改变风俗习气。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:“兼以世道浇暮,争诈繁起
详细解释
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,木随阳而直。比喻良才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袁昂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贤人。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,木随阳而直。比喻良才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详细解释
指作乱的人。出自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 其后侯景作乱,乘白马以青丝为缰,兵皆青衣,从寿春进军建康。见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、《隋书・五行志上》。指作乱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梁
详细解释
自始至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;不间断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自始至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;不间断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
详细解释
指后辈中才华出众,遥遥领先的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暕传》:叔宝理遣之谈,彦辅名教之乐,故以晖映先达,领袖后进。指后辈中才华出众,遥遥领先的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暕传
详细解释
听到呼唤立刻就到。形容动作迅速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陈庆之传》:高祖性好棋,每从夜达旦不辍,等辈皆倦寐,惟庆之不寝,闻呼即至,甚见亲赏。闻:听到;呼:呼唤;即:立刻;至:到。听到呼唤立
详细解释
小心设防,勇敢出战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冯道根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小心防守而勇于战斗。小心设防,勇敢出战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冯道根传》:“众颇笑
详细解释
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,质朴无华。同“怀真抱素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人品等。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,质朴无华。同“
详细解释
①四大姓氏。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,连用泛指一般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泛指一般人。①四大姓氏。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,连用
详细解释
上顺天命,下适应民意。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。亦作“应天从民”、“应天从物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颜协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应:顺,顺
详细解释
谓帝王巡狩方岳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帝王视察四方诸侯。谓帝王巡狩方岳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:“观风省俗,哲后弘
详细解释
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筠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弥:更加;笃:深厚。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
详细解释
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。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孝绰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说话没有事实根据。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。比喻说话
详细解释
拔下头发,抽出肚肠。形容自引罪贵,表示悔恨,以求宽恕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伏顺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擢:拔。拔下头发,抽出肚肠。形容自引罪贵,
详细解释
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视听的范围很远。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:“庶以矜隐之念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