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的相关成语

共 395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孟子的成语有【藏怒宿怨】【独自乐乐】【率兽食人】【晬面盎背】【至大至刚】【坐于涂炭】【好勇斗狠】【求之有道】【与人为善】【畜妻养子】【令闻广誉】【送终养老】【孝子慈孙】【援之以手】【放饭流歠】【杀人盈野】【孤寡鳏独】【不愧不怍】【一毫不拔】【乱臣逆子】【富贵不能淫】【疾首蹙頞】【困心横虑】【舍己芸人】【仰不愧天】【以理服人】【来者不拒】【不胜其任】【饿莩遍野】【稽首再拜】【肥甘轻暖】【齐王舍牛】【守约施博】【弃之如敝屐】【无敌天下】【讥而不征】【亡国败家】【二者不可得兼】【东墙处子】【若合符节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孟子相关成语

藏怒宿怨

cáng nù sù yuàn

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。指心怀怨恨,久久难消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指心怀愤怒和怨恨。藏、宿:存留。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。指心怀怨

详细解释

独自乐乐

dú zì yuè lè

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。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曰:‘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?’曰:‘不若与人。’乐乐:欣赏音乐。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。比喻

详细解释

率兽食人

shuài shòu shí rén

带着野兽来吃人。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统治者虐政害民。率:带领。带着野兽来吃人。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。 复

详细解释

晬面盎背

zuì miàn àng bèi

谓德性表现于外,而有温润之貌,敦厚之态。指有德者的仪态。其生色也,睟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

详细解释

至大至刚

zhì dà zhì gāng

极其正大、刚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气概。至:最,极。极其正大、刚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

详细解释

坐于涂炭

zuò yú tú tàn

坐在泥涂、炭灰上。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,自身也被玷污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困境。涂炭:比喻污浊的地方。坐在泥涂、炭灰上。比喻处于

详细解释

好勇斗狠

hào yǒng dòu hěn

爱逞威风,喜欢斗欧。形容人凶强好斗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人凶强好斗。狠:暴戾,凶恶,残忍。爱逞威风,喜欢斗欧。形容人凶强好斗

详细解释

求之有道

qiú zhī yǒu dào

指谋求财物应采取正当的途径,不能不择手段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无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指谋求财物应采取正当的途径,不能不择手段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

详细解释

与人为善

yǔ rén wéi shàn

原指赞成人学好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与:赞成;为:做;善:好;好事。原指赞成人学好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

详细解释

畜妻养子

xù qī yǎng zǐ

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承担家庭重担。畜:养育。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

详细解释

令闻广誉

lìng wén guǎng yù

美好的名声,很大的荣誉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。令:美、善;闻:名声。美好的名声,很大的荣誉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令闻

详细解释

送终养老

sòng zhōng yǎng lǎo

指老人赡养、丧葬之事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,惟送死可以当大事。指老人赡养、丧葬之事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,惟送死

详细解释

孝子慈孙

xiào zǐ cí sūn

对祖先孝顺的子孙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对祖先孝顺的子孙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名之曰‘幽’、‘厉’,

详细解释

援之以手

yuán zhī yǐ shǒu

对他人进行救助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对他人进行救助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;嫂溺,援

详细解释

放饭流歠

fàng fàn liú chuò

大口吃饭,大口喝汤。旧指没有礼貌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没有礼貌。歠:喝,饮。大口吃饭,大口喝汤。旧指没有礼貌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

详细解释

杀人盈野

shā rén yíng yě

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。形容杀人极多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杀人极多。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。形容杀人极多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

详细解释

孤寡鳏独

gū guǎ guān dú

泛指没有劳动能力、无依无靠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无依无靠的人。泛指没有劳动能力、无依无靠的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

详细解释

不愧不怍

bù kuì bù zuò

形容光明正大,问心无愧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品性。愧、怍:惭愧。形容光明正大,问心无愧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

详细解释

一毫不拔

yī háo bù bá

一根毫毛也不肯拔。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。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一根毫毛也不肯拔。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。后形容为人

详细解释

乱臣逆子

luàn chén nì zǐ

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。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文世王公传》:近汉氏淮南、阜陵,皆为乱臣逆子,而犹或及身而复国,或至子而锡土。乱臣:

详细解释

富贵不能淫

fù guì bù néng yín

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褒义。富:有钱;贵:旧指官位高;淫:迷惑、诱使腐化堕落。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疾首蹙頞

jí shǒu cù é

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。疾首:头痛;蹙:皱。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

详细解释

困心横虑

kùn xīn héng lǜ

心意困苦,忧虑满胸。表示费尽心力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。 朱熹集注:“事势穷蹙,以至困于心,横于虑,然后能奋发而兴起。”一般作谓语,表示费尽心力。心意

详细解释

舍己芸人

shě jǐ yún rén

指看重别人,轻视自己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看重别人,轻视自己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

详细解释

仰不愧天

yǎng bù kuì tiān

抬头没有对不起天的地方。指自省没有做过不好的事;问心无愧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为人公正。仰:抬头;愧:惭愧。抬头没有对不起

详细解释

以理服人

yǐ lǐ fú rén

用道理说服别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服:说服。用道理说服别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

详细解释

来者不拒

lái zhě bù jù

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

详细解释

不胜其任

bù shèng qí rèn

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常作自谦词。胜:能担当。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

详细解释

饿莩遍野

è piǎo biàn yě

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饥饿死人。莩:饿死的人。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人民

详细解释

稽首再拜

qǐ shǒu zài bài

稽首:以头叩地面;再拜:拜两次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下》:于卒也,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,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。稽首:以头叩地面;再拜:拜两次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下》:

详细解释

肥甘轻暖

féi gān qīng nuǎn

见“肥甘轻暖”。出自语出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。见“肥甘轻暖”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为肥甘不足於口与?轻暖不足於体与

详细解释

齐王舍牛

qí wáng shě niú

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

详细解释

守约施博

shǒu yuē shī bó

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守:操守;博:大,广。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

详细解释

弃之如敝屐

qì zhī rú bì xǐ

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敝:破;屣:鞋。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舜

详细解释

无敌天下

wú dí tiān xià

天下都没有对手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天下都没有对手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则无敌于天下。”用法:紧缩式

详细解释

讥而不征

jī ér bù zhēng

指在关卡、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禄,关市讥而不征。讥:稽查,查看;征:征税。指在关卡、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亡国败家

wáng guó bài jiā

指国家覆灭、家人离散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国家覆灭、家人离散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安其危而利其

详细解释

二者不可得兼

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

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,不能兼而有之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选择。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,不能兼而有之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

详细解释

东墙处子

dōng qiáng chǔ zǐ

指邻居的处女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少女。指邻居的处女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:“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,则得妻;不搂则

详细解释

若合符节

ruò hé fú jié

比喻两者完全吻合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比喻两者完全吻合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[舜和文王]得志行乎中国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