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的成语

共 388 个成语

三国志的成语有【蓝田生玉】【力疾从公】【度外之人】【拔十失五】【后患无穷】【忠臣义士】【擒纵自如】【挟冰求温】【车载斗量】【无地自厝】【胆如斗大】【一无所取】【青蝇吊客】【一夫之勇】【势不两全】【命世之英】【深根固本】【案兵束甲】【天高听远】【当今之务】【天府之土】【开诚布公】【愤然作色】【甘言厚礼】【全福远祸】【星奔电迈】【齐整如一】【仓卒之际】【深自砥砺】【枯树生华】【轻财贵义】【好谋少决】【功成事立】【起兵动众】【背本就末】【熊虎之将】【留犊淮南】【骨肉至亲】【图谋不轨】【忧公忘私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三国志相关成语

蓝田生玉

lán tián shēng yù

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诸葛恪传》。裴松之注引晋・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蓝田生玉,真不虚也。”一般作宾语,比喻贤父生贤子。旧时比喻贤父生贤

详细解释

力疾从公

lì jí cóng gōng

形容克服病痛,坚持工作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曹爽传》:臣辄力疾,将兵屯洛水浮桥,伺察非常。力疾:带病坚持;从公:从事公务。形容克服病痛,坚持工作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度外之人

dù wài zhī rén

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局外人。度外:心在计度之外。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

详细解释

拔十失五

bá shí shī wǔ

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庞统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才选拔。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庞统传》

详细解释

后患无穷

hòu huàn wú qióng

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贬义。患:灾难、忧患;穷:尽。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

详细解释

忠臣义士

zhōng chén yì shì

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王植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

详细解释

擒纵自如

qín zòng zì rú

捕捉、释放都随心所欲。比喻完全控制了局势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亮笑,纵使更战,七纵七擒,而亮犹遣获。擒:捉住;纵:放。捕捉、释放都随心所欲

详细解释

挟冰求温

xié bīng qiú wēn

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,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高柔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挟:夹持。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,事情根本

详细解释

车载斗量

chē zài dǒu liáng

用车装;用斗量。形容事物、人才很多;也作“斗量车载”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权传》“遣都尉赵咨使魏”裴松之注引三国・吴 韦昭《吴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

详细解释

无地自厝

wú dì zì cuò

犹无地自容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管宁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犹无地自容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管宁传》:“夙宵战怖,无地自厝。”用法

详细解释

胆如斗大

dǎn rú dǒu dà

胆子像斗一样大。形容胆量极大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姜维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维死时见剖,胆如斗大。”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胆大。胆:胆量;斗:旧时的一

详细解释

一无所取

yī wú suǒ qǔ

原指一点都没拿。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钟会传》裴松之注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没有可取的东西。原指一点都没拿。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

详细解释

青蝇吊客

qīng yíng diào kè

死后只有青蝇来吊。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虞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虞翻别传》。一般作定语,指没有知己朋友。死后只有青蝇来吊。比

详细解释

一夫之勇

yī fū zhī yǒng

犹言匹夫之勇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荀彧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个人的勇气。犹言匹夫之勇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荀彧传》:“颜良、文丑,一夫之

详细解释

势不两全

shì bù liǎng quán

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荀攸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与事物。势:情势,状况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

详细解释

命世之英

mìng shì zhī yīng

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。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邓芝传》:吴、蜀二国四州之地,大王命世之英,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。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。

详细解释

深根固本

shēn gēn gù běn

同“深根固柢”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陆瑁传》。 《晋书・文苑传・伏滔》:“令之有渐,轨之有度,宠之有节,权不外授,威不下黩,所以杜其萌际,深根固本,传

详细解释

案兵束甲

àn bīng shù jiǎ

放下兵器,捆束铠甲。指停止作战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停止战事。案:通“按”,手抚;兵:兵器;束:捆束;甲:盔甲。放下兵器

详细解释

天高听远

tiān gāo tīng yuǎn

指处于远离君王或中央政权的地方,下情无径上达,上面也无从听得下面的呼声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王植传》:效命先驱,毕命轮毂,虽无大益,冀有小补。然天高听远,情不上通,徒

详细解释

当今之务

dāng jīn zhī wù

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卫凯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判断语句中。当:当前;务:应该做的事。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

详细解释

天府之土

tiān fǔ zhī tǔ

指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的地区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专指四川。天府:天然的仓库。指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的地区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开诚布公

kāi chéng bù gōng

指坦白无私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评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开诚:敞开胸怀;表示诚意;布公:公正无私地

详细解释

愤然作色

fèn rán zuò sè

因忿怒而变了脸色,发怒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蒋济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人发怒。愤然:忿怒的样子。因忿怒而变了脸色,发怒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甘言厚礼

gān yán hòu lǐ

甜美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亦作“甘言厚币”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公孙度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臣前遣校尉宿舒、郎中令孙综,甘言厚礼,以诱吴贼。”一般作

详细解释

全福远祸

quán fú yuǎn huò

旧时做官得意时,为免除官场勾心斗角的祸患而及时引退,以保全既得利益。比喻保全已得的幸福,避开祸患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桓阶传》:今袁氏反此,而刘牧应之,取祸之道也。明府必欲

详细解释

星奔电迈

xīng bēn diàn mài

像流星飞驰,闪电疾逝。形容迅疾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陆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奔:奔驰;迈:消逝。像流星飞驰,闪电疾逝。形容迅疾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齐整如一

qí zhěng rú yī

非常整齐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郑浑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秩序等。非常整齐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郑浑传》:“入魏郡界,村落齐整如

详细解释

仓卒之际

cāng cù zhī jì

匆忙之间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匆忙之间。仓卒:仓促,匆忙。匆忙之间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

详细解释

深自砥砺

shēn zì dǐ lì

自己刻苦地磨练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贾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砥砺:磨刀石,磨练。自己刻苦地磨练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贾诩传

详细解释

枯树生华

kū shù shēng huā

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刘廙传》。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刘廙传》:“臣罪应倾宗,祸应覆族……起烟于

详细解释

轻财贵义

qīng cái guì yì

犹言轻财重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朱恒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人很大方。犹言轻财重义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朱恒传》:“然轻财贵义

详细解释

好谋少决

hào móu shǎo jué

善于谋划但缺少决断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阜传》:袁公宽而不断,好谋而少决,不断则无威,少决则失后事,今虽强,终不能成大业。好:喜爱,善于。善于谋划但缺少决断。 复制出处:西

详细解释

功成事立

gōng chéng shì lì

建立了功绩,事业有成就。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先王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。成:成功。建立了功绩,事业有成就

详细解释

起兵动众

qǐ bīng dòng zhòng

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华敷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大规模行动。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

详细解释

背本就末

bèi běn jiù mò

指背离根本,追逐末节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吕凯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分主次。指背离根本,追逐末节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吕凯传

详细解释

熊虎之将

xióng hǔ zhī jiàng

比喻勇猛善战的将领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熊虎:猛兽。比喻勇猛善战的将领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瑜传》

详细解释

留犊淮南

liú dú huái nán

原指寿春令时苗离开淮南时,将来时带来的黄牛所生的一牛犊留在淮南。后比喻为官清廉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常林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居官岁余,牛生一犊。及其去,留其犊,谓主簿曰:

详细解释

骨肉至亲

gǔ ròu zhì qīn

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鲜卑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亲人。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鲜卑传》:“不

详细解释

图谋不轨

tú móu bù guǐ

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王彬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。图:谋;图谋:暗中谋划;轨:法度;准则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忧公忘私

yōu gōng wàng sī

关心公益,不顾私利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恕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关心公益,不顾私利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恕传》:“忧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