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的成语

共 137 个成语

吕氏春秋的成语有【覆巢毁卵】【早朝晏罢】【移风平俗】【纲举目张】【楚人戎言】【桑间之音】【动必缘义】【不知轻重】【以夜继日】【连枝同气】【众口熏天】【有道之士】【治乱存亡】【博闻辩言】【寡不胜众】【类同相召】【以冰致蝇】【牛角之歌】【荆人涉澭】【因噎去食】【淫学流说】【大匠不斫】【肥肉厚酒】【良工巧匠】【流水不腐】【兔死凫举】【贪小失大】【功垂竹帛】【盈则必亏】【尺之木必有节目】【道而不径】【亡国之主】【侈衣美食】【泽及枯骨】【死生荣辱】【变容改俗】【名不徒显】【舍本事末】【茹鱼去蝇】【忠不可兼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吕氏春秋相关成语

覆巢毁卵

fù cháo huǐ luǎn

翻倒了鸟窝,打破了鸟蛋。比喻整体毁灭了,各部分都不复存在。亦作“覆巢破卵”、“覆巢倾卵”、“覆巢无完卵”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应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

详细解释

早朝晏罢

zǎo cháo yàn bà

很早上朝,很迟退朝。谓勤于政事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禁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很早上朝,很迟退朝。谓勤于政事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禁塞》:“早朝晏罢

详细解释

移风平俗

yí fēng píng sú

转变风气,改变习俗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侈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改变风俗等。转变风气,改变习俗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侈乐》:“凡音乐通乎政,而移风平俗

详细解释

纲举目张

gāng jǔ mù zhāng

纲;鱼网上的总绳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;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。也比喻条理分明。出自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用民》。汉・郑玄《序》:“举一纲

详细解释

楚人戎言

chǔ rén róng yán

楚人生长在戎,就要说西戎人的话。比喻客观环境的影响要胜过主观条件与与自然的本能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用众》:戎人生乎戎,长乎戎,而戎言,不知其所受之,楚人生乎楚,长乎楚,而楚言,不知其所

详细解释

桑间之音

sāng jiān zhī yīn

指淫靡的音乐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音初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淫靡的音乐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

详细解释

动必缘义

dòng bù yuán yì

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高义》:君子之自行也,动必缘义,和必诚义,俗虽谓之穷,通也。缘:顺着,沿着;义:道义。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高

详细解释

不知轻重

bù zhī qīng zhòng

不明事理,行事冒昧。出自战国・秦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本生》。一般则谓语,形容冒昧行事。轻重:分量大小。不明事理,行事冒昧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秦・吕不韦《吕

详细解释

以夜继日

yǐ yè jì rì

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,日夜不停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先识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工作等。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,日夜不停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先识》:“中山之

详细解释

连枝同气

lián zhī tóng qì

”后以“连枝同气”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。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

详细解释

众口熏天

zhòng kǒu xūn tiān

指群言可以动天。比喻舆论力量大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离谓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群言可以动天。比喻舆论力量大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离谓》:“毁誉成

详细解释

有道之士

yǒu dào zhī shì

明白事理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察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有识之士。明白事理的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察今》:“有道之士

详细解释

治乱存亡

zhì luàn cún wáng

安定、祸乱、存续、灭亡,指国运的各种情况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察微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安定、祸乱、存续、灭亡,指国运的各种情况

详细解释

博闻辩言

bó wén biàn yán

形容道听途说,似是而非的言论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疑似》。博:多。闻:传闻。辩言:巧言。形容道听途说,似是而非的言论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疑似》:“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。

详细解释

寡不胜众

guǎ bù shèng zhòng

同“寡不敌众”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壅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战争等。同“寡不敌众”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壅塞》:“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,世之直士,其寡

详细解释

类同相召

lèi tóng xiāng zhāo

同类者相互招引、呼应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召类》:类同相召,气同则合,声比则应。召:召唤。同类者相互招引、呼应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召类》:类同相召,气同则合,声比则应。

详细解释

以冰致蝇

yǐ bīng zhì yíng

用冰块引苍蝇。比喻事情必难实现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功名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事情必难实现。致:招引。用冰块引苍蝇。比喻事情必难实现。 复制出处:《吕

详细解释

牛角之歌

niú jiǎo zhī gē

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。出自春秋时,宁戚很穷,想见齐桓公而出仕,一天,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,在车下喂牛,“扣牛角疾歌”。桓公闻而赞其为“非常人”,命后车载之,拜

详细解释

荆人涉澭

jīng rén shè yōng

楚国人过澭水。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,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察今》:“荆人欲袭宋,使人先表澭水。澭水暴益,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

详细解释

因噎去食

yīn yē qù shí

原意是说,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,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,这太荒谬了。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荡兵》:夫有以噎死者,欲禁天下之食,悖。原意是说,因

详细解释

淫学流说

yín xué liú shuō

浮华的学问,不合正道的邪说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知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说话。淫:浮华;流说:指不合正道的邪说。浮华的学问,不合正道的邪说

详细解释

大匠不斫

dà jiàng bù zhuó

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。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,不代下司职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贵公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;斫

详细解释

肥肉厚酒

féi ròu hòu jiǔ

指美好丰盛的饮食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本生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。肥:富饶,富足。指美好丰盛的饮食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

详细解释

良工巧匠

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

指技艺高超的工匠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慎大览・不广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。良工:手艺精良的工人;巧匠:技艺精巧的匠人。指技艺高超的工匠。 复

详细解释

流水不腐

liú shuǐ bù fǔ

流动的水不会发臭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尽数》: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。腐:臭。流动的水不会发臭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尽数》:

详细解释

兔死凫举

tǔ sǐ fú jǔ

象兔敢奔跑,象野鸭急飞。比喻行动迅速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论威》。象兔敢奔跑,象野鸭急飞。比喻行动迅速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论威》:“知其不可久处,则知所兔起凫举,死 之地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贪小失大

tān xiǎo shī dà

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。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。出自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权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。比喻

详细解释

功垂竹帛

gōng chuí zhú bó

建立伟大功勋,名载青史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情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功绩。垂:流传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,借指典籍史册。建

详细解释

盈则必亏

yíng zé bì kuī

月圆的时候就是月缺的时候。形容物极必反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博志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盈:圆。亏:缺。月圆的时候就是月缺的时候。形容

详细解释

尺之木必有节目

chǐ zhī mù bì yǒu jié mù

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。比喻事物各有所短,不可能十全十美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举难》:尺之木必有节目,寸之玉必有瑕瓋。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,故择务而贵取一也。一尺长的木

详细解释

道而不径

dào ér bù jìng

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险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孝行览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不走小路。道:走路。径:小路。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险。 复制出处:《吕

详细解释

亡国之主

wáng guó zhī zhǔ

亡国时的君主,即最后一代君王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谨听》:亡国之主反此,乃自贤而少人。主:君主。亡国时的君主,即最后一代君王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谨听》:亡国之主反此,乃自贤而少人。例

详细解释

侈衣美食

chǐ yī měi shí

侈衣,华美的衣服;美食,鲜美的食物。言衣食俱精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生活。侈衣,华美的衣服;美食,鲜美的食物。言衣食俱精。 复制出处:《

详细解释

泽及枯骨

zé jí kū gǔ

恩泽及于死者。形容给人恩惠极大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孟冬纪・异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给人恩惠极大。泽:恩泽;枯骨:死去已久的人。恩泽及于死者。形容给人恩惠极大。 复

详细解释

死生荣辱

sǐ shēng róng rǔ

指死亡,生存,荣耀,耻辱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论威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处世观。指死亡,生存,荣耀,耻辱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

详细解释

变容改俗

biàn róng gǎi sú

指改变风貌习俗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上德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改变习惯。指改变风貌习俗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上德》:“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,此之谓顺情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不徒显

míng bù tú xiǎn

名望不会轻易得来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期贤》:凡国不徒安,名不徒显,必得贤士。徒:空;显:显露。名望不会轻易得来。 复制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期贤》:凡国不徒安,名不徒显,必得贤士。

详细解释

舍本事末

shě běn shì mò

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。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,而在枝节上用功夫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上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舍:舍弃;事:从事。指舍

详细解释

茹鱼去蝇

rú yú qù yíng

用腐臭的鱼驱赶苍蝇。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,结果适得其反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・功名》:以茹鱼去蝇,蝇愈至,不可禁。茹鱼:腐臭的鱼。用腐臭的鱼驱赶苍蝇。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,结果适得其反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忠不可兼

zhōng bù kě jiān

一个人不可能兼作两个国君的忠臣,指一臣不事二主。出自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权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兼:同时并进。一个人不可能兼作两个国君的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