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书的成语

共 357 个成语

晋书的成语有【尸居余气】【颐神养寿】【应天顺时】【拔本塞源】【愤愤不平】【洗心革志】【迎刃而解】【复礼克己】【闭口捕舌】【反裘伤皮】【抱子弄孙】【乐而忘返】【草间求活】【言行不贰】【千绪万端】【饱以老拳】【进退路穷】【得意忘形】【时望所归】【顺天应时】【户给人足】【川渟岳峙】【摧锋陷阵】【正本清源】【一家之辞】【赫斯之威】【得人死力】【湮没无闻】【乘舆播越】【家无斗储】【惟利是视】【无聊赖】【颐精养神】【起师动众】【有征无战】【声色俱厉】【旧物青毡】【排斥异己】【人亡家破】【正色直言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晋书相关成语

尸居余气

shī jū yú qì

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,指人将要死亡。也比喻人暮气沉沉,无所作为。出自《晋书・宣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余气:最后一口气。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,指人将要死亡

详细解释

颐神养寿

yí shén yǎng shòu

见“颐性养寿”。出自《晋书・嵇康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见“颐性养寿”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嵇康传》:“永啸长吟,颐神养寿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

详细解释

应天顺时

yìng tiān shùn shí

应天命顺时势。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。出自《晋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统治阶级。应:适应。应天命顺时势。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拔本塞源

bá běn sè yuán

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。出自《晋书・慕容垂载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行为。本:根本,根源。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

详细解释

愤愤不平

fèn fèn bù píng

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。出自晋・王隐《晋书・桓秘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指心中不服。愤愤:像生气的样子。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。 复制出处:晋・王

详细解释

洗心革志

xǐ xīn gé zhì

洗去邪恶的想法,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。出自《晋书・潘岳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革:改变。洗去邪恶的想法,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潘岳传

详细解释

迎刃而解

yíng rèn ér jiě

碰着刀口就分开了。比喻事情容易处理;问题容易解决。出自《晋书・杜预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碰着刀口就分开了。比喻事情容易处理;问题容易解决。

详细解释

复礼克己

fù lǐ kè jǐ

指约束自我,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。出自《晋书・李充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约束自己。克:克制,约束;克己:约束自己。指约束自我,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。 复制出处:《晋

详细解释

闭口捕舌

bì kǒu bǔ shé

犹言瓮中捉鳖。比喻敌方已被控制,无法逃脱。出自《晋书・张玄靓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已经控制局面。犹言瓮中捉鳖。比喻敌方已被控制,无法逃脱。 复制出处:《晋

详细解释

反裘伤皮

fǎn qiú shāng pí

古人穿皮衣毛朝外,反穿则毛在里,皮必受损。比喻愚昧不知本末。出自《晋书・张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知轻重本末。古人穿皮衣毛朝外,反穿则毛在里,皮必受损。

详细解释

抱子弄孙

bào zǐ nòng sūn

意谓抱弄子孙,安享快乐。出自《晋书・石季龙载记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颐养天年。弄:逗弄。意谓抱弄子孙,安享快乐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自

详细解释

乐而忘返

lè ér wàng fǎn

快乐得忘了回去。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;舍不得离开。出自《晋书・符坚载记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流连忘返。返:回还。快乐得忘了回去。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;舍不

详细解释

草间求活

cǎo jiān qiú huó

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。出自《晋书・周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苟且偷安地活下去。草间:草野之中。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周顗传》

详细解释

言行不贰

yán xíng bù èr

犹言言行一致。出自《晋书・孝友传・许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犹言言行一致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孝友传・许孜》:“至性孝友,立节清峻,与物恭让,言行不贰

详细解释

千绪万端

qiān xù wàn duān

犹千端万绪。出自《晋书・陶侃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形容事情杂,头绪多。犹千端万绪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陶侃传》:“终日敛膝危坐,阃外多事,千绪万端,罔有遗漏。

详细解释

饱以老拳

bǎo yǐ lǎo quán

痛打,尽情地揍。出自《晋书・石勒载记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拳打别人。饱:充分;以:用。痛打,尽情地揍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石勒载记下》:“孤往日厌卿老拳,卿亦饱孤

详细解释

进退路穷

jìn tuì lù qióng

犹言进退无路。出自《晋书・苻坚载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处境。犹言进退无路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苻坚载记》:“丕进退路穷,乃谋于群僚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

详细解释

得意忘形

dé yì wàng xíng

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;失去常态。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。出自《晋书・阮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形:形骸指自身的存在。高兴得控制

详细解释

时望所归

shí wàng suǒ guī

声望很高,为世人所敬仰。出自《晋书・阮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声望高。声望很高,为世人所敬仰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阮籍传》:“卿时望所归,今欲屈卿同受顾

详细解释

顺天应时

shùn tiān yìng shí

指上要遵从天命,下要适应时机。出自《晋书・羊祜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顺:顺从。应:适应。时:时机。指上要遵从天命,下要适应时机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户给人足

hù jǐ rén zú

家家衣食充裕,人人生活富足。出自《晋书・颜含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、定语,指生活富足。给:丰足,富裕。家家衣食充裕,人人生活富足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颜含传》:“且

详细解释

川渟岳峙

chuān tīng yuè zhì

谓水止不流,山高矗立。比喻人的凝重庄严。川,本作“渊”,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。出自《晋书・隐逸传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比喻句。谓水止不流,山高矗立。比

详细解释

摧锋陷阵

cuī fēng xiàn zhèn

摧毁敌军的阵地并深入。出自《晋书・谢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破敌深入。摧毁敌军的阵地并深入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谢安传》:“广武将军恒宝为前锋,摧锋陷阵,杀贼甚

详细解释

正本清源

zhèng běn qīng yuán

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;彻底解决问题。出自《晋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清源:从起源上整理。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;彻底

详细解释

一家之辞

yī jiā zhī cí

同“一家之言”。出自《晋书・裴頠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有独特见解。同“一家之言”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裴頠传》:“观《老子》之书,虽博有所经,而云‘有生于无’,以虚

详细解释

赫斯之威

hè sī zhī wēi

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。出自《晋书・应詹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帝王等。赫:显耀。斯:语气助词。威:威严。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应詹传

详细解释

得人死力

dé rén sǐ lì

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。形容非常得人拥护。出自《晋书・贾充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得到拥护。死力:以死效力。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。形容非常得人拥护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

详细解释

湮没无闻

yān mò wú wén

名声被埋没;不为人知道。出自《晋书・羊祜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湮没:埋没。名声被埋没;不为人知道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羊祜传》:“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

详细解释

乘舆播越

chéng yú bō yuè

谓天子流亡在外。出自《晋书・苻丕载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帝王流亡。谓天子流亡在外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苻丕载记》:“慕容垂为封豕于关东,泓冲继凶于京邑

详细解释

家无斗储

jiā wú dòu chǔ

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。形容生活窘迫。出自《晋书・王欢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家境困难。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。形容生活窘迫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欢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惟利是视

wéi lì shì shì

见“惟利是图”。出自《晋书・温峤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见“惟利是图”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温峤传》:“苏峻小子,惟利是视,残酷骄猜,权相假合。”

详细解释

无聊赖

wú liáo lài

无聊或无所依赖。出自《晋书・慕容德载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口语。无聊或无所依赖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慕容德载记》:“惟朕一身,独无聊赖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

详细解释

颐精养神

yí jīng yǎng shén

见“颐养精神”。出自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郑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见“颐养精神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郑冲传》:“公宜颐精养神,保卫太和

详细解释

起师动众

qǐ shī dòng zhòng

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出自《晋书・吕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大规模行动。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

详细解释

有征无战

yǒu zhēng wú zhàn

谓不战而胜。出自《晋书・乐志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不战而胜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乐志下》:“言宣帝致讨吴方,有征无战也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

详细解释

声色俱厉

shēng sè jù lì

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。出自《晋书・明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说话的语气。俱:全;都。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

详细解释

旧物青毡

jiù wù qīng zhān

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。比喻珍贵之物。出自《晋书・王献之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珍贵之物。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。比喻珍贵之物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献之传》

详细解释

排斥异己

pái chì yì jǐ

又作“排除异己。”。出自《晋书・殷凯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补语,含贬义。排斥:排除;驱逐;异己: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;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;比

详细解释

人亡家破

rén wáng jiā pò

家庭破产,人口死亡。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。出自《晋书・温峤传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家遭不幸。家庭破产,人口死亡。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温峤

详细解释

正色直言

zhèng sè zhí yán

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。形容刚直不阿。亦作“正色危言”。出自《晋书・王恭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正色:严肃或严厉的神色。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。形容刚直不阿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