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书的成语

共 327 个成语

汉书的成语有【扫地俱尽】【焦头烂额】【攀龙附凤】【静言令色】【绝口不道】【授人以柄】【金兰之交】【索隐行怪】【旷日引久】【贡禹弹冠】【积薪厝火】【广谋从众】【烦言碎辞】【伯牙绝弦】【闭门投辖】【载酒问字】【丛轻折轴】【无根无蒂】【亲密无间】【簠簋不饰】【绝色佳人】【经明行修】【势力之交】【首善之地】【斗筲之徒】【伏尸流血】【稠人广众】【囚首垢面】【自矜功伐】【醴酒不设】【师出无名】【轻薄少年】【因缘为市】【操之过急】【愿受长缨】【忘战必危】【不可胜纪】【顺时施宜】【励精更始】【浸微浸灭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汉书相关成语

扫地俱尽

sǎo dì jù jìn

谓彻底干净,毫无存留。秦灭六国,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。”。出自《汉书・魏豹田儋等传赞》。《晋书・儒林传序》:“惟怀逮愍,丧乱弘多,衣冠礼乐,扫地俱尽。”一般作

详细解释

焦头烂额

jiāo tóu làn é

头部和额部被烧焦、灼烂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。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;非常狼狈窘迫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霍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,比喻非常狼狈窘

详细解释

攀龙附凤

pān lóng fù fèng

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叙传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 复制出处:东汉

详细解释

静言令色

jìng yán lìng sè

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翟方进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言行。静:安静;令:和善。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绝口不道

jué kǒu bù dào

闭着嘴不说话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丙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闭口不说话。绝口:始终不开口。闭着嘴不说话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丙吉传》:“吉为人深厚

详细解释

授人以柄

shòu rén yǐ bǐng

把剑柄交给别人。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、失误,使自己被动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梅福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把剑柄交给别人。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

详细解释

金兰之交

jīn lán zhī jiāo

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。出自《汉书・韩信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亲密的朋友。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韩信传》:“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,然终为汉王

详细解释

索隐行怪

suǒ yǐn xíng guài

求索隐暗的事情,而行怪迂之道。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,行为怪异,以求名声。出自《汉书・艺文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行为怪异。索:探索;隐:隐暗的事;行:从事;怪

详细解释

旷日引久

kuàng rì yǐn jiǔ

犹言旷日长久。出自《汉书・严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犹言旷日长久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严助传》:“旷日引久,士卒劳倦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

详细解释

贡禹弹冠

gòng yǔ tán guān

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吉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志趣相投。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吉传》:“吉与

详细解释

积薪厝火

jī xīn cuò huǒ

把火放在柴堆下面。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,后患无穷。出自《汉书・贾谊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藏着很大的危机。薪:柴草;厝:同:“措”,放置。把火放在柴堆下面

详细解释

广谋从众

guǎng móu cóng zhòng

集思广益,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郊祀志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集思广益。集思广益,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郊祀

详细解释

烦言碎辞

fán yán suì yǔ

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出自《汉书・刘歆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说话或文章。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刘歆传》:“分文析字,烦言碎辞。”用法:作

详细解释

伯牙绝弦

bó yá jué xián

钟子期死后,伯牙从此不弹琴。比喻知音的难遇。出自《汉书・扬雄传》:是故钟期死,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。牙:伯牙。钟子期死后,伯牙从此不弹琴。比喻知音的难遇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扬雄传》

详细解释

闭门投辖

bì mén tóu xiá

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游侠传・陈遵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人殷勤好客。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

详细解释

载酒问字

zài jiǔ wèn zì

指人有学问,常有人登门求教。也比喻勤学好问。出自《汉书・扬雄传下》。又,“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勤学好问。指人有学问,常有人登门求教。也

详细解释

丛轻折轴

cóng qīng zhé zhóu

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,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中山靖王刘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告诫人。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,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

详细解释

无根无蒂

wú gēn wú dì

比喻没有依靠,没有牵累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叙传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蒂: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。比喻没有依靠,没有牵累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

详细解释

亲密无间

qīn mì wú jiàn

关系非常融洽、密切、没有一点间隔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萧望之传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补语,含褒义。间:缝隙。关系非常融洽、密切、没有一点间隔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簠簋不饰

fǔ guǐ bù shì

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贾谊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弹劾贪官污吏的用语。簠簋:古代的食器、祭器;不饰:不整齐。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绝色佳人

jué sè jiā rén

当代最美的女人。出自《汉书・外戚传》载李延年歌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女性。绝色:绝顶美丽;佳人:美人。当代最美的女人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外戚传》载李延年歌

详细解释

经明行修

jīng míng xíng xiū

旧指通晓经学,品行端正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通晓经学,品行端正。旧指通晓经学,品行端正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吉传》

详细解释

势力之交

shì lì zhī jiāo

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。指趋炎附势的朋友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张耳陈余传赞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利益往来的朋友。势:权势;交:交往。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。

详细解释

首善之地

shǒu shàn zhī dì

①指首都。②最好的地方。出自《汉书・儒林传序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首都。①指首都。②最好的地方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儒林传序》:“故教化之行也,建首善,自京师

详细解释

斗筲之徒

dǒu shāo zhī tú

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公孙刘田等传赞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人的气量狭小。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

详细解释

伏尸流血

fú shī liú xuè

指人死亡。形容杀人众多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主父偃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战争等。伏尸:横尸在地。指人死亡。形容杀人众多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主父

详细解释

稠人广众

chóu rén guǎng zhòng

指人很多的场合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灌夫传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人群众多。稠:多而密。指人很多的场合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灌夫传》:“稠人

详细解释

囚首垢面

qiú shǒu gòu miàn

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莽传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

详细解释

自矜功伐

zì jīn gōng fá

指居功自傲。出自《汉书・陈涉项籍传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指居功自傲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陈涉项籍传赞》:“[项羽]自矜功伐,奋其私智而不师古,谓霸王之业

详细解释

醴酒不设

lǐ jiǔ bù shè

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。比喻待人礼貌渐衰。出自《汉书・楚元王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醴酒:甜酒。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。比

详细解释

师出无名

shī chū wú míng

出兵没有正当理由。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高帝纪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含贬义。师:军队;名:名义;理由。出兵没有正当理由。也引申

详细解释

轻薄少年

qīng bó shào nián

比喻轻佻放荡的年轻人。出自《汉书・伊赏传》: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,无市籍商贩作务,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,悉籍记之,得数百人。轻薄:放荡。比喻轻佻放荡的年轻人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

详细解释

因缘为市

yīn yuán wéi shì

旧指官吏借不公正的判决,收受贿赂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刑法志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旧指官吏借不公正的判决,收受贿赂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刑法志》:

详细解释

操之过急

cāo zhī guò jí

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五行地志中之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,用于劝诫别人不要鲁莽从事。操:做;过:过分 。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

详细解释

愿受长缨

yuàn shòu cháng yīng

比喻愿为国家效力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终军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愿为国家效力。长缨:长绳子,比喻革命力量。比喻愿为国家效力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

详细解释

忘战必危

wàng zhàn bì wēi

国虽大,好战必亡,天下虽平,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主父偃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战:战备。危:危险,危机。国虽大,好战

详细解释

不可胜纪

bù kě shèng jì

不能逐一记述。极言其多。出自《汉书・公孙弘卜式等传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计数等。不能逐一记述。极言其多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公孙弘卜式等传赞》:“汉之得人,

详细解释

顺时施宜

shùn shí shī yí

顺应不同时势而灵活地采取相应措施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礼乐志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时:时势;施:施行。顺应不同时势而灵活地采取相应措施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励精更始

lì jīng gēng shǐ

振作精神,从事革新。出自《汉书・宣帝纪》。振作精神,从事革新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宣帝纪》:“其赦天下,与士大夫厉精更始。”

详细解释

浸微浸灭

jìn wēi jìn miè

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董仲舒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社会局面。浸:渐渐;微:衰败;灭:消灭。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