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的成语

共 289 个成语

礼记的成语有【承上起下】【尊无二上】【殷殷田田】【士可杀不可辱】【大时不齐】【先意承志】【细枝末节】【慎始敬终】【利不亏义】【拟非其伦】【礼尚往来】【天下为家】【毁不危身】【袭冶承弓】【席上之珍】【入境问俗】【难更仆数】【归正首丘】【累珠妙曲】【朱弦三叹】【美轮美奂】【淮橘为枳】【及笄年华】【难以为继】【年方弱冠】【极天蟠地】【师道尊严】【国无二君】【国家多难】【壹倡三叹】【傲不可长】【一张一弛】【负手之歌】【天下太平】【蹈厉发扬】【入境问禁】【周规折矩】【喟然而叹】【齿德俱尊】【抠衣趋隅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礼记相关成语

承上起下

chéng shàng qǐ xià

承接前者,引出后者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孔颖达疏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承接前者,引出后者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

详细解释

尊无二上

zūn wú èr shàng

①犹言国无二君。②引申为至高无上。出自《礼记・坊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①犹言国无二君。②引申为至高无上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坊记》:“天无二日,土

详细解释

殷殷田田

yīn yīn tián tián

形容声音宏大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向丧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殷殷:震动声;田田:宏大的声音。形容声音宏大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向丧》:

详细解释

士可杀不可辱

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

指士子宁可死,也不愿受污辱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儒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处事。指士子宁可死,也不愿受污辱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儒有可

详细解释

大时不齐

dà shí bù qí

指天时生杀万物不在同一时令。出自《礼记・学记》:君子曰:大德不官,大道不器,大信不约,大时不齐。察于此四者,可以有志于学矣。大时:天时。指天时生杀万物不在同一时令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学记

详细解释

先意承志

xiān yì chéng zhì

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

详细解释

细枝末节

xì zhī mò jié

植物最细小的枝节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细、末:微小。植物最细小的枝节。比喻事物无

详细解释

慎始敬终

shèn shǐ jìng zhōng

自始自终都谨慎。出自《礼记・表记》。汉・贾谊《新书・胎教》:“易曰:‘正其本而万物理,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,故君子慎始。’春秋之元,诗之关雎,礼之冠婚,易之乾坤,皆慎始敬

详细解释

利不亏义

lì bù kuī yì

有利在前,能够不亏损正义。出自《礼记・儒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有利在前,能够不亏损正义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委之以货财,淹之以乐好,见利不亏义

详细解释

拟非其伦

nǐ fēi qí lún

指比拟不当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比拟不当。指比拟不当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下》:“拟人必于其伦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

详细解释

礼尚往来

lǐ shàng wǎng lái

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往。后也指你对我怎么样;我对你就怎么样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际关系。尚:注重。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

详细解释

天下为家

tiān xià wéi jiā

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,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,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,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。出自《礼记・礼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。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,把国

详细解释

毁不危身

huǐ bù wēi shēn

见“毁不灭性”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服丧等场合。见“毁不灭性”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:“丧不虑居,毁不危身。

详细解释

袭冶承弓

xí yě chéng gōng

比喻继承父业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袭:继承;冶:冶炼金属;弓:制造弓箭。比喻继承父业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

详细解释

席上之珍

xí shàng zhī zhēn

筵席上的珍品。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。出自《礼记・儒行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筵席上的珍品。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儒有席上之珍

详细解释

入境问俗

rù jìng wèn sú

进入别的国家;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;以免违犯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指尊重别人的文化。进入别的国家;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;以免违

详细解释

难更仆数

nán gēng pú shǔ

原意是儒行很多,一下子说不完,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,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。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,数也数不过来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儒行》。一般作补语、

详细解释

归正首丘

guī zhèng shǒu qiū

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,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。指死后归葬于故乡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死后归葬于故乡。首:向;丘:土丘。传

详细解释

累珠妙曲

lěi zhū miào qǔ

形容歌声婉转,如珍珠成串。出自《礼记・乐记》: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……累累乎端如贯珠。形容歌声婉转,如珍珠成串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乐记》: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……累累乎端

详细解释

朱弦三叹

zhū xián sān tàn

”后因以“朱弦三叹”指称音乐的美妙。出自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《礼记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后因以“朱

详细解释

美轮美奂

měi lún měi huàn

形容房屋高大华丽,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:晋献文子成室,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。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“美轮美奂”

详细解释

淮橘为枳

huái jú wéi zhǐ

淮南的橘树,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。比喻环境变了,事物的性质也变了。出自喜欢 戴圣《礼记・考工记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比喻人或事物因环境不同而改变性质。

详细解释

及笄年华

jí jī nián huá

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;未订婚者二十而笄。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。出自《礼记・内则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笄: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。古代女子已订婚者

详细解释

难以为继

nán yǐ wéi jì

难于继续下去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指难以继续下去。难于继续下去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上》:“孔子曰:‘哀则哀矣,而难为继也。’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年方弱冠

nián fāng ruò guàn

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,表示已经成年。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六:单说汉时有一秀才,姓杨名宝,华阴人氏,年方弱冠,天资颖异,学问过人。弱冠

详细解释

极天蟠地

jí tiān pán dì

谓充塞天地之间。”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充塞天地之间。语本《礼记乐记》:“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,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。”。

详细解释

师道尊严

shī dào zūn yán

本指老师受到尊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、知识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、庄严。出自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尊师重教。本指老师受到尊敬,他所

详细解释

国无二君

guó wú èr jūn

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。出自《礼记・丧服四制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丧服四制》: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国无二君

详细解释

国家多难

guó jiā duō nàn

国家多次遭到灾难。形容国家政局不稳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局势不稳。难:灾难。国家多次遭到灾难。形容国家政局不稳。 复制出处:西汉

详细解释

壹倡三叹

yī chàng sān tàn

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出自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

详细解释

傲不可长

ào bù kě zhǎng

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”例子:傲不可长,像他那样傲慢的孩子,家

详细解释

一张一弛

yī zhāng yī chí

相传周文王和周武王处理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样;有拉紧的时候;有放松的时候。用来比喻工作的紧松、生活的劳逸要合理安排;适当地调节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杂记下》。

详细解释

负手之歌

fù shǒu zhī gē

喻指临终前的咏歌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於门,歌曰: ‘泰山其颓乎?梁木其坏乎?哲人其萎乎?’既歌而入,当户而坐。子贡闻之曰:‘泰山其颓,则吾将安仰

详细解释

天下太平

tiān xià tài píng

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。形容社会安定;秩序良好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仲尼燕居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国家。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。形容社会安定;秩序良好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蹈厉发扬

dǎo lì fā yáng

比喻奋勇直前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的行动。蹈厉:踏地猛厉;发扬:奋发。比喻奋勇直前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大

详细解释

入境问禁

rù jìng wèn jìn

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,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境:国境;禁:禁止,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。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,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周规折矩

zhōu guī zhé jǔ

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”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玉藻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语

详细解释

喟然而叹

kuì rán ér tàn

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感慨。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昔者仲尼与

详细解释

齿德俱尊

chǐ dé jù zūn

年龄和德行都很高。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。出自《礼记・祭弋》:有虞氏贵德而尚齿。齿:指人的年龄。年龄和德行都很高。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祭弋》:有虞氏贵德而尚齿。

详细解释

抠衣趋隅

kōu yī qū yú

提起衣襟,走到角落坐下。古时指见到尊长时应有的礼貌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毋践屦,勿踖席,抠衣趋隅,必慎唯喏。抠:提;隅:角落。提起衣襟,走到角落坐下。古时指见到尊长时应有的礼貌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