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于关闭,不用闩、锁。表示对待外来侵略不能单方纯采取消极的防御措施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七章: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,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楗:门闩,插门的木棍。善于关闭,不用闩、锁
详细解释
指祸与福相因而生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祸福倚伏。指祸与福相因而生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”用法:主谓式
详细解释
一切事物一齐生长、发展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十六章: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一切事物一齐生长、发展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六章: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详细解释
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。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
详细解释
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81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学识。博:广。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详细解释
指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。比喻空泛的大道理没有锋芒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四十一章:大白若辱,大方无隅。大方:最大的方形;隅:角落,方角,棱角。指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。比喻空泛的大道理没有锋芒。 复制
详细解释
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,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八章。一般作谓语,道家的一种处世方式。守:安于。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,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。 复制
详细解释
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・道经》第24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自伐:自我夸耀;功:功勋。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。 复制
详细解释
形容事理非常奥妙,不易理解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形容事理非常奥妙,不易理解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玄之又玄,众妙
详细解释
要想夺取他些什么,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。出自《老子・三十六章》。姑:暂且;与:给与。要想夺取他些什么,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。指先付出
详细解释
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
详细解释
独自与别人不同的。一般指不同于世俗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。一般作谓语,一般指不同于世俗。独:独自,单独;异:不同。独自与别人不同的。一般指不同于世俗。 复制出处:《
详细解释
指禁忌的言论或举动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五十七章。汉・贾谊《新书・过秦论》:当此时也,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,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,秦俗多忌讳之禁也,忠言未卒于口,而身糜没矣。指禁忌的言论
详细解释
最怕的是走斜路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五十三章: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惟施是畏。施:通“迤”、“迆”,斜行,这里指斜路。最怕的是走斜路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三章: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
详细解释
居住舒适安逸,习俗称心乐意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八十章: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居住舒适安逸,习俗称心乐意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八十章: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
详细解释
平素俭省,所以能够富裕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平素俭省,所以能够富裕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“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
详细解释
轻易答应人家求的;一定很少守信用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轻:轻易;轻率;诺:许诺、应允;寡:少。轻易答应人家求的;一定很
详细解释
指和亲族、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十八章: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指和亲族、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八章: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例
详细解释
了解的人少,就会显得珍贵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七十章: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希:少;贵:珍贵。了解的人少,就会显得珍贵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七十章: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
详细解释
有时记在心里,有时则忘记掉。用以形容若有若无,难以捉摸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难以捉摸。有时记在心里,有时则忘记掉。用以形容若
详细解释
知道满足;就总是快乐。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、地位等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常足矣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知
详细解释
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出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。身:自身,自己。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
详细解释
守其本真,不为物欲所诱惑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抱:保;朴:朴素;寡:少。守其本真,不为物欲所诱惑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
详细解释
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慎:谨慎;如:象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
详细解释
比喻差别不大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。《宋书・蔡兴宗传》:宰卫相去,唯阿之间。唯、阿:为答应声。比喻差别不大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”《宋书・蔡兴宗传》:宰卫
详细解释
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
详细解释
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。比喻虽是贫寒出身,但有真才实学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第70章。河上公注:“被褐者,薄外;怀玉者,厚内。匿宝藏怀,不以示人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
详细解释
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生活幸福。春台:美好的旅游、观光的地方,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。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
详细解释
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・德经》第72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自爱:指有自爱、自尊之心;自贵:抬高自己。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。 复
详细解释
众人都很明白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察察:清楚明辨。众人都很明白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详细解释
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常与“疏而不漏”连用。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用
详细解释
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和;同:一起;混同;光:荣耀;尘:尘俗。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
详细解释
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。比喻因有才能或特长而招至祸患。出自《老子・上德》:鸣铎以声自毁,膏烛以明自煎,虎豹以文来射。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。比喻因有才
详细解释
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最好不要用兵。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,
详细解释
谓功业成就,退隐家园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功业成就,退隐家园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功成,名遂,身退,
详细解释
谓无为而治。”。出自语出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无为而治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我无为而民自化。”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老子》:“我无为而民自化。”用法:
详细解释
富有慈善心肠的人,就有勇气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七章: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。富有慈善心肠的人,就有勇气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七章: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。
详细解释
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详细解释
使根基深固,不易动摇。比喻基础稳固,不容易动摇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柢:树根。使根基深固,不易动摇。比喻基础稳固,不容易动摇。 复制
详细解释
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,引起众人的怨恨,最后会损失更大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厚:大;亡:损失。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,引起
详细解释